信息工程學院“疫”路走來——寒冬雖冷 溫情暖心
12月3日清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“突訪”學校楊林校區,打破了學校陽光、朝氣、歡樂、學習的校園氛圍,給全校師生帶來一份“考卷”,學校積極組織、主動出擊,迎難而上,認真“作答”!信息工程學院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暖人心、提精神的瞬間,讓我們一起重溫抗“疫”路,寒冬雖冷,溫情暖心。
學工人員聞令而動,以身作則,扎根一線
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,12月3日正值周末,在接到學校、學院通知后,輔導員、班主任第一時間回歸工作崗位,不講條件、毫無怨言;立足學生角色安撫,通過電話、微信、QQ、班委、宿舍長等多渠道安撫學生情緒,關注情緒變化學生,積極疏導;堅決服從工作安排,學工人員在校區工作安排宿舍樓棟樓層消殺、物資搬運、核酸采樣、學生轉運等工作中,堅決服從,高效運轉,在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;扎根一線服務學生,線上解答學生疑惑、一日三餐送上門、購買衛生用品、為學生供水、倒垃圾等等,把服務學生工作做到細處、實處。
學院領導深入一線,多方協調,同甘共苦
在接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“突訪”的第一時間,學院領導李章立即驅車趕赴楊林校區,配合學校工作安排,對學院學生工作進行部署安排,了解學生情況,指導學工人員工作、解決工作難點、傳授工作經驗給年輕教師。在進行溯源流調、學生線上教學、教師上課、后勤保障等工作中多方協調,保障了學生正常學習,與學工人員同甘共苦,深入一線服務學生。
校區之間工作聯動,相互配合,同向發力
楊林校區部分學工人員為密集人員和長時間穿防護服等原因,不方便使用電腦、手機進行工作,在學院黨總支副書記(主持工作)楊敏老師的倡議安排下,金殿校區學工人員主動補位,主動與學生聯系,了解學生需求,關心關愛學生,關注學生心理狀況。兩校區之間相互配合,相互補位,同向發力,做好學生服務,確保疫情防控有序開展。
傾聽學生必需訴求,千方百計解難題
因部分學生因隔觀等比較臨時,未來得及準備衣物、食品、生活必需品等,導致在隔觀宿舍無法正常生活,兩校區在了解學生的訴求后,快速反應,組織教師采購物資、捐獻衣物等,切實解決學生的訴求。
接著讓我們來聽聽我們一線學工人員和學生的感受吧!
輔導員趙晨旭:作為一名輔導員,我始終牢記使命,“疫”不容辭,以身作則,把學生的生命安全健康放在首位。
24小時待命、八千人的三餐、緊缺的藥品、繁重的核酸采樣任務、凌晨的通知……面對超負荷的工作任務,林職人主動發揚責任與擔當,沒有人退縮,為打贏這場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自校園靜態管理以來,校領導帶領全體師生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,身為一名輔導員,我密切聯系學生,掌握學生思想動態,言傳身教,以身作則,傳達防疫規定,落實防控政策,向學生干部發出倡議:疫情當前,承諾遵守學校各項管理規定,帶動全班同學正確看待、積極配合,有異常情況,第一時間聯系輔導員,無怨無悔為同學們送上一日三餐、日用品和藥品等物資。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,12月8日迎來了轉機,校園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,學生們開始有序分批離校,看著大家返鄉時的笑臉,這幾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烏云不可蔽日,跨過寒冬,春天必將到來。在此次事件中,我看到了林職人的堅守與團結,可見人心之偉大,我們身為人師,將永遠義不容辭,以身作則,共待春暖花開。
班主任楊嘉鈺:彼時的我還沉浸在夢境中,電話的內容卻讓我一下子驚坐起來。什么?陽性?怎么會?但縱使有再多的驚訝與疑惑,最先做的,就是保障學生的穩定和安全!我挨個給各班的班長、團支書、宿舍長打電話,一個一個落實,讓同學們保持靜默,待在宿舍不出門。接著到女生宿舍一樓集中,穿上防護服,等待安排。
學生靜默管理,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保障好學生的一日三餐和基本生活需求。大專部和中專部八千多人,單是按時送好一頓飯就是不小的挑戰。但在這個時候,我們沒有時間去抱怨,我們能做的,就是盡可能快速、安全的保障好每一個學生的訴求。
每一天,我們從早上七點半開始,就要在一樓大廳清點餐食數量,然后搬運到對應樓,分發到每一間寢室。有些宿舍有回族同學,他們的餐食又要單獨發放。我所負責的二層,有488名學生,其中有15名是回族同學,最快也要半小時才能全部發完。雖然今年昆明的冬天比較暖和,但飯菜變冷的速度還是很快,為了讓同學們能吃上熱乎的飯菜,大家都是以最快速度進行著。一次送餐,老師們的防護服、手套上都是油漬和汗漬,喘氣帶來的水霧布滿了防護面罩。而只有送完了同學們的飯菜,我們才能消毒、脫防護服,然后吃飯。幾乎每一頓飯,吃到老師們的嘴里時,都已經冰涼了。
同時,更嚴峻的問題是送水和生活必需品。因為學生們不能出宿舍門,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志愿者和老師幫忙采買、送到宿舍。有時候是飲用水,有時候只是一卷垃圾袋。東西雖小,但對于本就囿于逼仄宿舍的同學們來說,都是少不了的東西。我們只能一趟趟跑,一趟趟送。
解決了生活保障,空下來的一點點時間里,我還需要解決同學們的情緒問題。同學們在宿舍,不知道外面發生著什么,不知道自己處于什么狀況之中,會有很多疑惑、不安和焦慮,當他們找到我時,我只能盡力安撫他們。每天晚上,我都在班委群里和班委們溝通,希望借助班委們的力量,讓同學穩下來,配合我們的工作。而班委們也很好地完成了這項工作,大部分同學都保持著比較樂觀積極的情緒,安安心心地待在宿舍,有時還來關心我的近況。
終于,在大家的通力合作和配合下,我們絕大部分的同學安全、健康地踏上了返鄉的道路。當送走了他們,我也終于能好好回顧一下過往這一周的生活。在這一周里,老實說,有過委屈,有過害怕,也有過焦躁。但同時,也有欣慰,有快樂,有感動。
千言萬語,留到現在的,大概只有一句感謝。感謝敬愛的領導們,一直和我們奮戰在一線;感謝親愛的同事們,你們在我身邊才能讓我充滿力量來面對這些難關;感謝可愛的同學們,正是有你們的配合理解,我們才能迅速地解決這次事件。
疫情只是路過,生活還要繼續。待凌冬離去,雪融草青,一定會有新的相逢將溫暖延續。
22計應二班學生字麗蓉:在過去的幾天里,有難過和焦慮,也有溫暖和感動,在此我想真誠地說一句:你們辛苦了,謝謝你們,讓我們一起期待春暖花開!
過去幾天一直在接電話,是輔導員和各個老師在問候的聲音,是父母擔心的聲音,“一切正常,不用擔心……”每個老師,宿管阿姨,保安叔叔……在每個樓層忙碌著給同學們送吃的,有些可能到了下午還沒吃上一口飯喝上一口水,對核酸結果異常的同學和臨時隔觀的同學采集買生活物資,一對一打包,專程送達,除了午餐還有免費的早餐、晚餐,牛奶面包、水果、酸奶、泡面、毛毯,在有限的條件下給了我們最好的供應。
在這期間我也遇見了我的老鄉“楊sir”,“小字啊,沒事哈不要害怕,現在給你個任務把你們宿舍的同學拉個群……”,后面接到各個部門,各個老師的電話,一直在關心鼓勵,突然覺得好溫暖!
22信息安全一班學生趙澤映:一覺醒來,疫情突襲學校,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腳步,疫情來得如此突然,讓大家都措手不及。我也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時間感到一陣害怕,疫情離我是這么近,就在我身邊,我心里還是很慌張的,而不同我慌張的心情,學校已有條不紊地下發指令,在一瞬間穩定了“軍心”。各種工作人員,老師、志愿者一直忙碌在第一線,安撫大家慌張害怕的心情,同時也在緊急的籌備著全校的早餐。要知道同一時間發放全校這么多同學的早餐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看著老師們忙碌的身影,心里一陣的感動。在解決了我們吃飯問題同時,我們的輔導員也在積極地安慰大家的情緒,讓同學們冷靜,不要害怕。心里在那一刻只感到了深深的慰藉和感動。而在這疫情期間,大家產生的垃圾也是非常的多,堆滿了宿舍的走廊。而工作人員還在幫我們一趟一趟地倒垃圾,甚至在深夜大家都已準備休息入睡的時候,我還可以聽到外面工作人員忙碌打掃衛生的聲音。真的很感謝學校,感謝老師們為同學們做的一切。在學校我只感覺到了安心和滿滿的感動。真的很感謝學校,感謝所有的人員。我深深地感恩!
22網絡二班學生段興麗:作為班委,我要積極配合輔導員工作,安撫好同學的情緒,這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,沒有準備任何食物,到了將近3點半才吃上午飯,那瞬間我感覺到了飯很香,不夠吃,晚飯是8點多吃的,宿舍中都是吃飽就沒有任何情緒,一天兩天的過去,早上有面包牛奶,兩餐正常供應,后面幾天還有水果,到疫情的后面幾天里,同學們正常上網課,配合學校工作安排,學校封控的這幾天里,成堆成堆的飯往里送,成堆成堆的垃圾往外送,這都是那些工作人員的功勞。
感謝每位奔波在前線的老師們,你們都很棒,很感謝學校、老師、同學們對這次疫情的付出,因為有你們我們都沒有被餓,才能安全返鄉,我相信疫情過后的林職會更好!因為在這過程中我們知道了團結力量的偉大,從上到下,一條心,共同抗疫。我也相信,在學校的努力下,我們可以克服異地的教與學中的種種困難,載著滿滿收獲,在疫情結束后迎來我們久違的重逢。
疫情無情,疫路走來,我們有過困難、無助,但我們在這寒冷的季節,感受到的是溫暖與愛!
賬號+密碼登錄
手機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